預測未來,主動出擊——打一場拯救人類命運的攻堅戰(zhàn)

      確保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,是當前全社會甚至世界必須解決的重中之重。而不斷提升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,尤其總結推廣一些蘊含中國哲理傳統(tǒng)文化知識和中西結合智慧結晶的醫(yī)學經驗,將對當前和今后疫情防控起到很好的借鑒和推動作用。

      疫情的科學防控,關鍵在于認識和意識,而把預防和控制“兩手抓、兩手硬”落到實處,才能彰顯成效。

      作為一個堅守循環(huán)經濟理念,崇尚綠色生態(tài)和重視生命科學救死扶傷的科技工作者,我通過縝密的研究和科學實踐,在健康保健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。多年來,我一直致力于倡導保健工作常態(tài)化、制度化和具體化,并堅持為自身企業(yè)職工營造健康生活、安全生產環(huán)境而不懈努力。當年,抗擊非典疫情期間,我積極提方獻策,呈報的《非典病因探究和中草藥防治》受到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的肯定和重視,并錄入處方庫。今年2月13日,又將健康保健和新冠疫情防控“良方”呈報給國家疾控中心,為專家做好預防保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。

     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疫情,我們之所以有“底氣”從容面對又無私無畏地投入戰(zhàn)斗與預防,關鍵在于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內涵及兩者辯證關系,同時,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警醒意識,做好防患于未然的事前準備。

     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,疫情預防更不例外。簡單地說,就是預測與防治,有預才有防,無預就是盲。而預測源于對大自然的洞察和發(fā)現(xiàn),取決于對事物本質的科學探索和對事物發(fā)展趨勢的科學推斷。

      任何事物的發(fā)生都不是偶然的,都有其一定的必然性。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(fā)亦同樣如此,眾所周知,人體免疫力是遏制疫情的傳播、擴散、蔓延的第一道防線。但近幾十年來,由于人們不良的生活環(huán)境和生活習慣,生理系統(tǒng)功能已失去了平衡:大氣污染和空調密封環(huán)境,造成人群中呼吸道疾病的高發(fā);農作物過量施用化肥、農藥和激素,已成人類多種疾病的主要誘因。目前全球亞健康人群超過75%,基礎病的人群比例持續(xù)擴大,老年病越來越年輕化,人體免疫力、抗病毒能力普遍下降,導致人群感染各種疫情的概率大大提高。

      再者,由于人類超出自然承受能力的生產模式打破了生態(tài)平衡,造成氣候、地質、生物等關聯(lián)性災害頻發(fā),加速了各種病菌、病毒的滋生和繁衍,造成生物鏈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比如,近幾十年來,全球溫泉濫開濫采,過度開采不僅加劇地面沉降,更可怕的是降低地球熱儲壓力后,使地球溫度上升而造成地球磁場強度減退,引起地球引力和扭力減弱,氣候變暖又加速南北極冰山融化、海平面上升。據(jù)《自然》科學雜志報道,2012年至2017短短5年時間內,南極洲冰川融化速度翻了三番,南北極共消融冰川達3.3萬億噸。今年2月9日,巴西科學家舍費爾在南極西摩島測得有史以來最高氣溫20.75攝氏度,打破了1982年1月19.8攝氏度的監(jiān)測紀錄。

      事實表明,近十幾年來,我們已經遭遇了多個氣象記錄史上最暖的冬天,由于氣候反常,以往民間“晴冬至邋遢年,邋遢冬至晴過年”的傳統(tǒng)諺語早已不再靈驗。

     《呂氏春秋》中記載:“季春行夏令,則民多疾疫?!备鶕?jù)歷年對二十四節(jié)氣氣候變化的觀察,我認為,氣候反常形成生物鏈的惡性循環(huán)必將引發(fā)自燃災害,俗話說“大災之后,必有大疫”。去年7、8月份,我推測極有可能將在冬春交替之際會有病毒性爆發(fā)。出于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敏感,在去年年底前,我已及早做好了有關疾病預防的醫(yī)療藥物物資采購等前期準備工作。

      疫情期間,我們在落實政府規(guī)定的各項防控措施基礎上,充分利用自身多年積累的醫(yī)學保健經驗,堅持“規(guī)定動作+特殊動作”相結合,組成堅固的疫情防控網,做到雙管齊下:一是設立“消毒室”,以增加一道新的防護屏障。根據(jù)《黃帝內經》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的中醫(yī)理念,我們用沉香和高度食用酒精為原料,通過氧化、氣化制備合成“消毒霧氣”,要求一天兩次進“消毒室”,進行全身消毒,以保證實現(xiàn)消毒和提升免疫力雙重功效;二是精心調制“沉香酒”等系列保健品,(人均價值達3000多元)悉心發(fā)放給自身職工和周邊朋友,以結合個人體能定時服用,不斷調理人體生理與心理獲得平衡,同時使其保持平穩(wěn)樂觀的心態(tài)。自疫情發(fā)生以來,自身企業(yè)至今沒有一名職工身體健康出現(xiàn)問題,不僅使職工家庭幸福和企業(yè)復工復產有了堅實保障,同時,也對優(yōu)化周邊疫情防控的人文和自然環(huán)境,發(fā)揮了積極的促進和引領作用。

      疫情引人反思,災難拷問人性。惟有尊重生命、敬畏自然,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是戰(zhàn)勝疫情,拯救人類命運最長效的疫苗。人類只有一個地球,命運休戚與共。推動構建“人類命運共同體”,才能真正促進人類文明進步,實現(xiàn)社會持續(xù)發(fā)展,共創(chuàng)繁榮美好世界。